2025年的俄乌冲突仍未停歇配资证券,乌克兰的财政状况却已陷入困境,钱从哪里来成了最大的问题。
根据彭博社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的信息,乌克兰的资金缺口正在不断扩大。要想继续与俄罗斯对抗,至少需要外部提供数百亿美元的支持。更现实的是,如今乌克兰发放养老金、支付公务员和教师的工资,几乎完全依赖西方援助,自身财政已难以支撑。
六成预算投向冲突,IMF提出575亿美元需求
乌克兰目前的财政结构几乎就是“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冲突这一个篮子里”。大约六成预算用于战争,民生开支则捉襟见肘。根据乌克兰财政部8月数据,每个月光是养老金支出就高达18亿美元,覆盖约1000万退休人群;公共部门工资也需约12亿美元,这两项就占据了大半非军事开支。
展开剩余77%然而乌克兰的税收收入仅能覆盖约三成总支出,其余全部依赖借贷和援助。IMF在2023年初曾提供155亿美元贷款,但实际到账的只有106亿美元。当时的假设是“冲突在2025年能结束”,如今战事延长,资金远远不够。乌方预计未来两年需要约375亿美元,而IMF认为至少要增加到575亿美元。
西方援助缩水,欧盟内部争论冻结俄资产
在找钱这件事上,乌克兰不得不依赖西方,但“金主们”也开始犹豫。随着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,美国对乌援助规模明显缩减,欧盟被迫承担更多压力。
一个重要方案是利用在海外冻结的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资产的收益来帮助乌克兰。去年七国集团(G7)曾设计一个500亿美元贷款计划,部分还款来源就是这笔收益。欧盟承诺提供210亿美元,但到目前只兑现了一半。
争议的焦点在于是否可以直接没收俄罗斯资产。一些国家认为这样做风险过高,可能触犯国际法,并且损害全球对西方金融体系的信任。德国和荷兰出于法律顾虑,仅动用了冻结收益的三成,而法国则用掉了七成。至于欧盟提出的新方案,因匈牙利反对迟迟无法通过。
与此同时,俄罗斯强烈谴责这一做法,称西方“抢劫”,并警告只会拖长冲突。事实上,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减少美元资产持有,转向本币结算,对西方金融的信任度下降。
乌克兰两难:军事吃紧,民生压力加剧
西方援助迟迟不到位,俄罗斯又不断采取反制措施。今年8月,俄方暂停向德国供气,并对欧盟农产品加税,导致欧洲能源价格上升,通胀压力回潮,进一步削弱了欧盟内部的援助意愿。
乌克兰军方在9月的报告显示,前线弹药最多还能支撑一个半月,坦克和装甲车损坏率接近40%,新装备采购困难重重。民生方面,失业率逼近30%,约300万人粮食不足,需要联合国援助。9月在基辅甚至有5万人上街抗议养老金发放问题,显示社会不满情绪正在累积。
全球影响:乌克兰困境折射西方信誉挑战
乌克兰的局面已经不单是俄乌之间的冲突,它还牵动全球金融与地缘格局。发展中国家纷纷减少美元依赖,东盟多国也不愿参与对俄制裁,这让美元地位和西方影响力面临考验。
一句话概括:“冲突不停,钱就不够;钱不够,冲突更难打下去。”
接下来一两个月,IMF谈判结果和欧盟的援助方案能否落地,将直接决定乌克兰能否继续撑住。如果资金迟迟不到位,乌克兰不仅可能在军事和经济上陷入被动,西方自身的金融信誉和地缘战略影响力配资证券,也将面临严重折损。
发布于:天津市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